梁漱溟怎么读(读梁漱溟有感)


梁漱溟怎么读

如果时光穿越回到一百多年前的1911年冬天,我们会发现在寒冷的南京街头,一个18岁的北京青年正准备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多年以后他写下了自己第一次自杀的原因:“第一次想自杀,是准备去广西赴考留学。当时有两位旅京的广西老乡要去广西任法官,‘我父亲托他们照料我回广西考试送出洋留学。由京浦路南下到浦口,过天津时,这两位要做法官的先生,晚上出去逛窑子,我就很腻味。在天津如此,到下关住在大饭店,有许多娼妓出出入入,我很腻味,心里情绪很不好,同行者给我的印象不好,产生自杀的念头’。”

就在梁漱溟想自杀才刚刚过了一年的时候,他又再次想到了自杀。

这个念头出现在梁漱溟护送二妹返回北京的途中。其实,在之前护送二妹去西安教书时,梁漱溟看着沿途优美的风景,心情还是很不错的。到了西安后,他的二妹教书教的也很好,但学生岁数大,不大尊重老师,教了三个月后,二妹执意要回北京,依然由梁漱溟护送。火车到郑州时,兄妹两人在旅馆休息转车。

梁漱溟晚年在《口述实录》中回忆道:“又看见乡下女孩子,穿着红的绿的衣服,脸上抹粉、打扮。撞进来到我住的房间,我推她出去,她看到我妹妹坐在屋里就出去了。这件事引起我对这现象的怨恶,不单是怨恶女孩子,而且是怨恨人生。对女孩子倒是同情、可怜,这些都曾让我产生自杀的念头”。

然而,这个在18岁就准备结束自己生命的年轻人最终活到了95岁。在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和无数动荡的岁月以后,他被人们称为“中国的脊梁”以及“最后的儒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符号,他的名字叫梁漱溟。

All Roads

梁漱溟怎么读

Lead to Rome

梁漱溟怎么读

梁漱溟怎么读

Paragraph 2

梁漱溟怎么读

梁漱溟两次产生自杀念头都是因为看到了社会上的丑行。然而,就在他第二次企图自杀之后不久,19岁的梁漱溟在京津同盟会刊物《民国报》任编辑兼外勤记者。这期间,他目睹了社会上更多的丑恶。

在文章中他说:“我在北京街上闲走,看见一个拉人力车的,是一个白发老头,勉强往前拉,跑也跑不动。而坐车的人,却催他快走。他一忙就跌倒了;白胡子上摔出血来,而我的眼里也掉下泪来了!

又一次我在北京东四牌楼马路上往南走,看见对面两个警察用绳缚着一个瘦弱无力面目黝黑的中年男子,两边夹着他走,看他那样子大约是一个无能的小偷。我瞪着两眼,几乎要发疯。这明明是社会逼成他这个样子,他不敢做别的大犯法的事,只偷偷摸摸救救肚饥,而你们如狼似虎地逮捕他,威吓他,治他的罪。这社会好残忍呀!”

对于梁漱溟为什么总是想用自杀的方式来回避眼前的问题,在我的采访中,梁漱溟的小儿子梁培恕是这样分析父亲的行为:他既想出家,又好览世间事物,世间的事儿老是在心上,还甚至于想要去做,这个矛盾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他说这样的生活维持不了几年,就会精神上自我斗争就受不了,他必须选择其一。

梁漱溟之所以产生出家的想法,得从他16岁时说起。

All Roads

梁漱溟怎么读

Lead to Rome

梁漱溟怎么读

梁漱溟怎么读

Paragraph 3

梁漱溟怎么读

位于北京琉璃厂西门,有一家上海有正书局的分店。当时那里出售着一本名为《佛学丛报》的刊物。16岁的的梁漱溟读了《佛学丛报》后,渐渐地发现自己对人生苦乐的探求与佛学合拍。他对于人生的烦闷,似乎可以用佛教来解决。于是他边学边钻,渐渐入了门。

他从一开始追究“厉”、“害”到底何所指,后来又转入追究何谓苦、何谓乐。他总结出人生是苦的,从一生下来我们就进入到一种苦海状态,于是他开始倾向于印度出世思想,并萌发了出家的念头。不久,梁漱溟退出《民国报》,居家潜心研究佛典,并开始长年素食、且不蓄发。

父亲梁济对梁漱溟的念经和祈祷很是生气,他对梁漱溟信奉菩提并发誓一生食素、终身不娶也感到生气。他真诚的期望能在见祖宗之前抱上孙子。因为正如孟子所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但梁济的内心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儿子一直采取着友好自然的态度,包括梁漱溟第一次向父母宣布他不愿结婚时,梁济也没有拒绝。另一方面他对儿子的行为却不是真心认同,他希望儿子能早日自我悔悟。

而梁漱溟却让父亲一再失望,他对佛教的热情一直维持到5年后父亲梁济自杀才真正冷却下来。

1918年,在北京崇文门外花市胡同的宅院,父亲梁济问梁漱溟:“这世界会好吗?”梁漱溟认真地回答:“我相信世界一天天会往好里走的。”梁济点了点头,叹息说:“能好就好啊!”

梁漱溟怎么读

这是梁漱溟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此后三天,梁济写出了长达几千言的《敬告世人书》,表达他对社会的失望和无能为力;1918年11月10日凌晨,这个出身于败落世家、毕生徘徊在复古与维新之间的前清举人,穿戴整齐跳进了北京的净业湖,也就是今天的积水潭,沉潭自尽。

父亲的死是一个契机,让梁漱溟认识到了必须赶快回到这个社会。1921年5月,梁漱溟宣布要献身于儒学,紧接着他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要由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变成一个虔诚的儒者。完成这一改变的标志就是结婚。对于当时的梁漱溟来说,婚姻只是一个道德责任,这种责任来自他的承诺以及之前独身不孝而产生的负疚感。

六十二年后,在回顾自己一生时,暮年的梁漱溟依然给自己的谈话稿取了父亲的那句话作为标题:《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父的死有没有警醒世人我不知道,但是确实警醒了他的儿子梁漱溟。才有了梁漱溟留给世人的新儒学的开山之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才有了他为培养实用人才四处办学的举动;才有了他为了中国农民的生存而与毛泽东叫板的骨气。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梁漱溟怎么读

待续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