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漪怎么读(繁漪怎么读)


一、教学思路简述

《雷雨》作为高中必修唯一的一个戏剧单元的唯一一篇中国现代戏剧,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地位。《雷雨》之于曹禺,也有特殊的意义。本篇授课不想按传统上法,分析戏剧情节、戏剧冲突、戏剧语言,进而分析人物形象。本课主要从主要主人公周朴园的分析入手,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由表及里,深入剖析周朴园的精神世界。围绕“周朴园对鲁侍萍有真爱吗?”展开讨论,以问题促阅读,以问题促学生的深入理解。课程推进中,典型的语言片段设计学生的分角色朗读。课堂重点突出,学生讨论热烈。

二、具体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高一下学期,在文本的阅读能力和深入探究能力方面还有待成长,戏剧本身在文字量和戏剧主题探究上本身存在难度,老师的问题切入尤为重要。以问题促阅读,以问题促学生的深入理解,是老师首先要考虑的。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常识、作者概况及《雷雨》剧情。

2. 通过品味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把握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了解作品的特点,初步培养戏剧意识和鉴赏戏剧的能力。

3. 更多人性层面的解读,培养人文情怀,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四、教学重点

1.角色的理解与情感体验。

2.剧本语言的品味与鉴赏。

教学难点

1.以人文意识探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及其性格,人物之间的冲突及人物性格的把握。

教学方法

品读、分析、讨论、表演、评价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简介曹禺和他的作品《雷雨》,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

一、了解曹禺及《雷雨》

二、戏剧常识

(一) 关于戏剧

三、理清人物关系

第一部分:鲁侍萍、周朴园狭路相逢(家庭内部矛盾)

第二部分:鲁大海、周朴园针锋相对(社会阶级矛盾)

第二课时

表演、分析个性化语言。

一、导入

上课开始,我们先来看一段电影版《雷雨》片段。

20世纪30年代,年仅23岁的清华学生曹禺创作了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加、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他就是戏剧的主人公——周朴园。

二、初步感知人物

昨天我们在教室已经读过课文了,哪位同学来谈谈你对周朴园的印象。

大家的看法同中有异,其实周朴园在文学界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今天我们借助文本如何探究呢?先来看看戏剧常识:戏剧的三要素为冲突、语言、人物。黑格尔告诉我们,在戏剧中,能把一个人的性格、思想、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就是语言,戏剧人物最深刻的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

我们可以从探究人物语言个性化、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人物语言富于动作性三个特点切入,深入分析周朴园其人,思考周朴园对鲁侍萍有没有真情?

请四人为一组讨论,找一名学生记录,8-10分钟时间。

学生可能涉及的内容:

1、“我们”:有意识与无意识(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两人在一起的情景)

2、“三十年”:30-27,弗洛伊德说,凡是你不想记忆的东西,你总是会忘记的。他两潜意识记住的是这三年间的幸福生活,反复出现。

3、“洋火”:一盏油灯,红色的火焰,一个年轻姑娘在灯下专注绣花,年轻的父亲抱着婴儿静静地看着她。(温馨、甜美、幸福)

4、“你,你们”:暗示当年赶走鲁侍萍的不仅有周朴园,更重要的是周家。鲁周两人都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两人相爱也是真实的,鲁对周有怨恨,但更重要的是恨周的软弱。光绪20年,1894年,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不被认可,我们来看作者的补充也很重要。(发了疯的寻找,失魂落魄,为她修一下坟墓)

5、生日、家具、关窗习惯

以绝情的方式来结束对鲁的幻想。怀念成了周朴园生命中的持之以恒。 他对周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的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也可填补他丑恶空虚的内心,装点他的多情与高贵。

6、五千块钱支票

通过解决方式,你对眼前的周朴园有什么看法呢?

办事周密,精明老到,隐瞒真相,赎回自己的良心,封住嘴,免除后患。

五千块钱对鲁来说是一笔巨款,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

三、作者的评价

同学们的认识是多角度的,有政治的,经济的,有联系实际的,也有从人角度的,有浅有深,读出了自己的周朴园形象。结合同学们和作者的认识,我们发现周朴园太多样了,既有明显的否定性因素,也有浓厚的人性的东西,是善恶并存的,好坏兼备的。本课我们学到了戏剧语言个性化、潜台词、动作性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

1、用今天所学手法分析后半段周朴园与鲁大海的戏剧冲突。、

2、课外自读雷雨式人物——繁漪。

六、板书和媒体设计

周朴园 温情怀旧

自私冷酷

真诚伪善

金钱至上

戏剧语言 个性化

潜台词

动作性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