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窗小语(萤窗小语读后感600字)


每日意图

洞悉人性的幽微和光亮

萤窗小语

François Ollivier

刘墉(1949年2月-),原名刘镛,号梦然。祖籍北京,生于台北。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班。为台湾作家及画家。出版中英文著作一百余种。

时间的痕迹

常听人说时间是没有痕迹的,其实时间的痕迹处处可见,几乎在我们接触到的每一样东西上,都能读出时光的过往。

欣赏一幅画,我们可以想到上面的每一笔,都是画家的时间和精力的叠合;读到一本书,我们可以知道上面的每个字,都是作家花时间写出来的;看到一尊雕像,我们仿佛可以听见匠人刀斧的声响,每一片斑驳与剥落更是岁月摧折的痕迹。

不分昼夜的流水,阴晴圆缺的明月,沧海桑田的变幻,树的枯荣,燕的来去,人的死生,甚至落在案上的小小尘埃,都能使我们感到时光的过往。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刻刻警醒、爱惜光阴呢?

两耳菩提

我曾对一位学禅的朋友说:“真希望能有机会到庙里住一阵子,享受那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朋友回答说:“你的呼吸便成梵唱,脉搏跳动就成钟鼓,身体便为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等机会呢?”

古筝

在听完两位著名古筝家的演出之后,我问同行一位研究古筝多年的朋友,最欣赏的是哪一位。

这位朋友回答说:“他们两个人都弹得好极了,可以说一点瑕疵都没有。前者演奏时感情洋溢在脸上,随着琤琤的乐音,演奏者全身都跟着震动,仿佛下了极大的力量和情绪,固然是相当高妙的。

但是我更叹服后者,因为他融合各种乐器的优点于古筝之中,却能丝毫不露痕迹;他脸上平适宁静,但是琴音蕴含无限的情思而幽远;他的身体与双臂不见什么抖动,凝坐如敬亭山,但指间泛出的音符,忽而如行云流水,骤而若铁马金戈,空冷如入无人之境,敛止如老僧入定,雄壮如两军交战,飞扬如鸿鹄长鸣。令人心随琴音,如驰天马,突发于千里之外,突归于所发之处,由始至终,但觉浑然如一,了无痕迹。”

所谓参天地之机,而与造化争奇的艺术境界,大概便是如此吧!

萤窗小语

François Ollivier

春秋与晨晚

就太阳照射的纬度而书,春与秋有什么分别呢?但是春天就那么欣欣向荣,秋日却变得萧瑟肃杀。

就阳光照射的斜度而书,清晨与傍晚有什么分别呢?但是早晨就那么朝气蓬勃,傍晚就那么趋于沉寂。

大概就为了挣出冰冷的地面,望穿深垂的夜幕,所以指向繁荣与喧闹。

也许就为了经历夏日的煎熬与正午的阳光,所以归于宁静与安眠。

春天与清晨、夏日与正午、秋月与落霞、冬寒与夜凉,季节时光移转的道理,不都是一样的吗?

漏雨

前些时家里屋顶的瓦破了,请工人修补之后,下了一阵小雨,屋子已经不漏水了。但我碰到泥水匠时仍不放心地问:“下大雨会不会漏啊?”他笑着回答:“小雨不漏,大雨就不会漏;大雨不漏,小雨却不保险。因为小雨水流缓慢,专渗缝孔;大雨固然声势不小,却多半倾泻而过,毫无影响。”

为人处世不也是如此吗?我们常震惊于那些外表惊人的事物,而忽略了潜在细微的力量。

刘墉《萤窗小语》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