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难行其一(难行路其三李白)


曹明丽

地区: 河南省 - 郑州市 -

学校: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共1课时

行路难(其一)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 通过反复朗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通过自主研讨,品析诗歌内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八年级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具有了一定的诗词积累,但大多数学生还不具备鉴赏品味诗歌的能力,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在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因此本节课将在关注学生朗读水平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品味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前提下,品析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本诗中运用的典故及其作用。

4教学过程 4.1共一课时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猜猜他是谁?

他,一个在理想的极顶和现实的蜀道上翻山越岭的诗人。虽世路漫长而又艰难,他却有着“上下而求索”的执拗和坚定。他先将自己走成了大唐诗歌的一道脊梁,然后直步浪漫主义巅峰,开元盛世虽然没有为他举行盛大的剪彩仪式,但他以其灵魂深处的奇伟超拔,成为了中华文学史上光风霁月的一段历史风骨。

现代诗人余光中这样评价他: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古体诗《行路难》。

活动2【讲授】吟读—读出韵律美

1.勾画关键字词,读准字音。

2.把握诗歌节奏,读准节奏。

3.理解诗歌情感,读出抑扬顿挫。

活动3【讲授】品读——理解诗句内容和作者情感

补充:背景资料: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是指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感。

唐天宝年间,李白受命入长安,但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这首《行路难》可能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的时候。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内容。

2.小组交流,答疑解惑。

3.老师提问:

(1)开篇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气氛如何?

宴饮的场面气氛是欢乐的

(2)欢乐宴饮中诗人为何“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呢?

补充资料:

李白少有大志,胸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施展政治抱负,成就伟业。他24岁离开蜀地,“辞亲远游”,42岁才奉诏入长安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世途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正是因为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无法施展,求仕无望,仕途艰难,所以才会面对美酒佳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3)此时的李白深感求仕无望,仕途艰难,他的仕途艰难到何等地步呢?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形象比喻)

(4)仕途如此艰难,作者丧失希望和信心了吗?

没有,因为他说道:“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个典故)

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鸿才;又希望自己像伊尹那样,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借典故抒发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朝廷重用,成就伟业的心愿。

(5)然而理想很美好,但现实是怎样的呢?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6)面对现实中的艰难,作者发出了怎样的呐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这体现了李白怎样的精神和气概呢?

体现了李白强烈的乐观精神和豪迈气概。

活动4【活动】赏读——鉴赏诗句

找出你最欣赏的美句,并说说它美在何处?

(提示:可以从炼字、修辞、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把自己的思考批注在书上,小组交流,个人展示鉴赏成果。

路难行其一

活动5【讲授】知识卡片(知识点积累)

(1)知识卡片1

用典---以传情达意

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

用典的效果:精炼语言,避直就曲,委婉含蓄,生动典雅。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知识卡片2

警句---让诗文生辉

警句:就是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的语句。

作品中的警句,往往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警句常常超越作品,超越时代而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益。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活动6【活动】当堂背诵

当堂背诵全诗

活动7【讲授】诗意结束

有第一流的人品,第一流的境界,第一等的胸襟,斯有这第一流的诗人。

—王国维

这句话称赞的何尝不是我们的诗仙李白啊。

活动8【作业】作业布置

给李白写一封信,表达你读完此诗的感受。(300字左右)

活动9【活动】板书设计

欢乐宴饮

内心迷茫 在悲愤中不失豪迈

行 仕途艰难

路难行其一

路 渴望重用

难 现实残酷

冲破阻力 在失意中仍怀希望

施展抱负

行路难(其一)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行路难(其一)

1共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猜猜他是谁?

他,一个在理想的极顶和现实的蜀道上翻山越岭的诗人。虽世路漫长而又艰难,他却有着“上下而求索”的执拗和坚定。他先将自己走成了大唐诗歌的一道脊梁,然后直步浪漫主义巅峰,开元盛世虽然没有为他举行盛大的剪彩仪式,但他以其灵魂深处的奇伟超拔,成为了中华文学史上光风霁月的一段历史风骨。

现代诗人余光中这样评价他: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古体诗《行路难》。

活动2【讲授】吟读—读出韵律美

1.勾画关键字词,读准字音。

2.把握诗歌节奏,读准节奏。

3.理解诗歌情感,读出抑扬顿挫。

活动3【讲授】品读——理解诗句内容和作者情感

补充:背景资料: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是指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感。

唐天宝年间,李白受命入长安,但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这首《行路难》可能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的时候。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内容。

2.小组交流,答疑解惑。

3.老师提问:

(1)开篇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气氛如何?

宴饮的场面气氛是欢乐的

(2)欢乐宴饮中诗人为何“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呢?

补充资料:

李白少有大志,胸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施展政治抱负,成就伟业。他24岁离开蜀地,“辞亲远游”,42岁才奉诏入长安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世途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正是因为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无法施展,求仕无望,仕途艰难,所以才会面对美酒佳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3)此时的李白深感求仕无望,仕途艰难,他的仕途艰难到何等地步呢?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形象比喻)

(4)仕途如此艰难,作者丧失希望和信心了吗?

没有,因为他说道:“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个典故)

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鸿才;又希望自己像伊尹那样,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借典故抒发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朝廷重用,成就伟业的心愿。

(5)然而理想很美好,但现实是怎样的呢?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6)面对现实中的艰难,作者发出了怎样的呐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这体现了李白怎样的精神和气概呢?

体现了李白强烈的乐观精神和豪迈气概。

活动4【活动】赏读——鉴赏诗句

找出你最欣赏的美句,并说说它美在何处?

(提示:可以从炼字、修辞、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把自己的思考批注在书上,小组交流,个人展示鉴赏成果。

活动5【讲授】知识卡片(知识点积累)

(1)知识卡片1

用典---以传情达意

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

路难行其一

用典的效果:精炼语言,避直就曲,委婉含蓄,生动典雅。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知识卡片2

警句---让诗文生辉

警句:就是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的语句。

作品中的警句,往往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警句常常超越作品,超越时代而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益。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活动6【活动】当堂背诵

当堂背诵全诗

活动7【讲授】诗意结束

有第一流的人品,第一流的境界,第一等的胸襟,斯有这第一流的诗人。

—王国维

这句话称赞的何尝不是我们的诗仙李白啊。

活动8【作业】作业布置

给李白写一封信,表达你读完此诗的感受。(300字左右)

活动9【活动】板书设计

欢乐宴饮

内心迷茫 在悲愤中不失豪迈

行 仕途艰难

路 渴望重用

难 现实残酷

冲破阻力 在失意中仍怀希望

施展抱负

Tags:行路,其一,板书,设计,意图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