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俊(余子俊纪念馆)


余子俊

余子俊纪念馆外景。

在2017年10月5日闭幕的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上,由榆林市陕北煤海艺术团演出的大型原创音乐剧《余子俊》获得“文华优秀剧目奖”;而此前4个月,余子俊纪念馆已在榆林高新区落成开馆,参观者络绎不绝。

“我们计划用‘十个一’工程来挖掘余子俊的故事、诠释余子俊的精神,现在仅仅完成了三四个。”《余子俊》的总创意人、榆林市文广局局长刘仲平对记者说。

余子俊何许人也,引得榆林人从尘封的历史文化信息里挖掘他?他又做了哪些事,能被后人誉为“榆林之父”?

余子俊

延筑长城

余子俊(1429-1489),字士英,四川青神县人(今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青州乡金星村)人,祖籍京山(今属湖北省荆门市)。明朝名臣。

明景泰二年(1451年),他考中进士,获得户部主事官职。因其清廉有才干,在户部十年后“空降”为西安知府。在知府任上,遇大灾之年,余子俊打开粮仓取出十万石粮食救济贫民。正因为他心系百姓,政绩突出,成化初年,主管部门上报应受到表彰的官员,知府有十人,他位居第一。

余子俊

开仓放粮

此后,余子俊先后任陕西右参政、右布政使、左布政使;成化七年正月,转任右副都御史、延绥巡抚。巡抚延绥时,苦筑延绥长城,史称"尽心边计,数世赖之"。巡抚榆林时,与徐廷璋、马文升并称关中"三巡抚"。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

弘治二年(1489年),余子俊逝世,年六十一。追赠太保,谥号肃敏。有《余子俊奏议》、《余肃敏公奏议》等,今已佚。《皇明经世文编》录有《余肃敏公文集》一卷。

余子俊

余子俊雕像

延绥,时为全国的九边重镇之一,防地东至黄河,西至定边营,涵盖了今天的陕北大部分地区。因在此前的正统十四年,明军与瓦剌军队在土木堡交战时大败,明英宗被俘,北方的蒙古势力趁势多次骚扰、入侵,延绥防御压力不断加大。特别是在明宪宗成化初年放弃东胜卫所退守长城后,延绥镇更是无险可依,蒙古部落的骑兵经常在延绥一带骚扰抢掠,百姓苦不堪言,巩固边防已成当务之急。

余子俊到延绥上任第二年,就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议延筑长城固守边防。余子俊上疏认为:三边只有延庆平坦开阔,利于驱马疾驰。寇屡次入侵,俘获边民做向导,一直进入河套驻扎放牧。从此寇竟居于塞内,我们反而屯于塞外,在沿边筑墙建堡是当务之急。况且如今旧界石还在,高山多悬崖陡壁,依照山形,随着地势,有的铲削,有的垒筑,有的挖壕沟,延绵相接,形成边墙,这对于整个延筑长城工程来说较为方便。

余子俊

可是,余子俊的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尚书白圭的反对,他认为陕西百姓正贫困,奏请缓兴工程,致使皇上未能及时批准延筑长城。

也许是为了反证余子俊建议的正确,不久寇贼就进入孤山堡,又入侵榆林,余子俊先后与朱永、许宁一起击败寇贼。

寇贼频繁入侵的现实,更加坚定了余子俊延筑长城的决心。他据理力争,将朝廷每年因抵抗敌寇所需的军饷和修长城所需的花销进行对比,说修长城的花销远远不及军队花销。皇上终于准奏。

成化十年闰六月,余子俊征军役4万人,全力实施延筑长城工程。据说,在工程兴建期间,余子俊一直坚守在工地上,差点被冻死。在余子俊的亲力亲为下,长城的构筑可谓精妙:墙下挖掘壕沟,连成防御线,每隔二三里,设置敌台崖寨以备巡视警戒。又在崖寨空缺地建造短墙,横一道斜二道,好像簸箕形状,用来瞭望敌情,躲避射击……仅用了3个月,一条东起清水营紫城寨黄河西岸(今陕西府谷县麻镇),西抵定边营花马池的长城就全部建成。据《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记载:余子俊延筑的长城共885公里,沿线设守护壕墙崖寨819座,守护壕墙小墩78座、边墩15座,还设了12座具有大型烽火台功能的城堡。在延绥镇一线,设“大边”和“二边”南北两道城墙。所谓“二边”被余子俊称为“夹道”,为“大边”南边的一条十分险峻的壕堑。而如今实际测量,延绥长城也有近600公里。

虽然余子俊精心设计、亲自督工,但当时还是有人说风凉话,甚至有人说余子俊建造的边墙是用沙土建造容易倒塌,敌寇来不能依靠。到成化十八年,寇入侵内地受到追逐时,被城墙壕沟所困,四处乱跑而出不了城,最后大败而去,人们才更加肯定余子俊的功劳。当时,有位叫杨一清的官员考察后上疏说,边墙、壕堑都是余子俊修浚完固的,“北虏知不能侵犯,遂不入套者二十余年”。

徙镇办学

当初,由于延绥镇的官署设在绥德,其所辖的米脂、吴堡等地都在镇外,贼寇飞马进来劫掠,等镇兵发现后去追击,总是追赶不上。为此,成化九年,即公元1473年,余子俊在建议修筑长城的同时,将镇治迁徙到榆林。

徙镇之后,为了充实榆林的人口,余子俊把有武籍和因罪贬谪的人,都迁移过来,并实行屯田,以农养战,使得榆林的人口大幅度增长。《明史·余子俊传》载:“自子俊徙镇榆林,增卫益兵,拓城置戍,遂为重镇。”

在充实人口的基础上,余子俊“复择俊秀子弟建学立师以教之”。作为边关之地的榆林,自古以来战乱频仍,尚武轻文,使得文化教育十分落后,进而导致当地防务和治理人才极为短缺。余子俊着眼长远,很快就向礼部上呈《开设学校疏》,疏中说:“近已开设榆林一卫,生齿浩繁,子弟率多美质,俱堪教养。……臣等议得,榆林卫实当万万年镇御重地,合照正统年间凉州、洮州二卫添设学校事例,开设儒学及阴阳、医学各一所,设教授一员、吏一名,生员于本城并东西二路俊秀子弟内选充。”

获得礼部的批复后,余子俊立即在榆林城西镇署衙门右侧选择了学校地址,亲自设计筹划,很快开始动工建校。学校建成后,余子俊还在城内创立了武学。

榆林卫学的开办和发展,使榆林这块边关蛮荒之地人才辈出。据统计,从明宪宗成化十七年开始至明末,仅榆林城内,就有进士9人、举人28人,武进士2人、武举人66人。清朝则数量更多。

民国以后,榆林更是人文荟萃、才俊迭出,特别是榆林中学培养出了刘志丹、谢子长等一大批仁人志士,这与余子俊在榆林建城之初就实施的重学兴文方略是分不开的。

凿渠兴农

将镇治由绥德迁到榆林后,余子俊为安定驻边军心,改善百姓生活,大力推行屯田政策,于界石外开垦土地,一年就收获粮食六万石有余。

种田是需要水来浇灌的。为此,余子俊亲率将士在红石峡半山腰开凿了一条渠道,取名为广泽渠。广泽渠分为明渠和暗渠,其工程之浩大,修建之艰辛,在古代水利工程史上实属罕见。在榆溪河沿岸凿渠引水后,余子俊还和将士们一起教百姓种植果蔬,使得榆林虽为边关,但“果蔬与内地等”,一片林茂粮丰景象。

直到今天,如果你到塞上胜景红石峡去游览,还能看到这条古渠,渠中水流不息,依然灌溉着榆林城郊十几个行政村的1万多亩土地。

余子俊

卒于任上

明成化十二年,余子俊奉调离开榆林,改巡陕西,又在西安城西北开渠,经汉时故城至渭河,人称“余公渠”。

明成化十三年,余子俊任兵部尚书,后因谗言诽谤,被免去兵部尚书之职,授以太子太保虚衔。弘治元年,明孝宗继位,余子俊得以继任兵部尚书。他继任后,即上疏陈述10件事,后又陈述边防7件事,孝宗大多同意施行。第二年,余子俊病重,还亲自撰写奏稿,陈述救荒息盗的办法,刚刚得到朝廷的允准就去世了,享年61岁。因他去世后被追赠太保,谥号肃敏,榆林人都称他为肃敏公。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余子俊一生为官清正,勤于政事,体察民情,赢得朝野敬重。特别是在榆林,由于他在延筑长城的同时“徙镇、移民、办学、凿渠”,使榆林城在荒凉的塞上崛起,并在此后不断发展,直至成为今天的塞上名城、能源新都,故后世文人在修志撰文时,称他为“榆林之父”。

余子俊虽已离世500多年,但他的故事至今还在榆林百姓中流传着。他不但为榆林建设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积蓄了挖掘不尽的精神内涵,也为榆林人特别是当地各级官员们树立了为人做官的标杆!

(转自(陕西日报)等网络来源,整理编辑)

京山市档案馆

为京山建档致力打造京山文史资料库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