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之歌(海燕歌手个人资料)


做那只勇敢的海燕

六(1)班 岑滢

常说,读一本好书就像酷热的夏天遇到了浓荫,拂去心灵的浮躁;读一本好书就像严冬里遇到了炭火,让人燃起澎湃与激情;读一本好书就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航标灯,让人扬起理想的帆,驶向人生旅程!一路走来,我与书为伴,山高水远,情意绵绵——有智慧,也有幸福;有温馨的宁静,也有激情的舞动……

夜。一阵阵疾风呼啸而过,空旷的大街,只有零星几人,昏黄路灯下,影子歪斜着。云厚实,雷隆隆,倏地掠过一道亮白的闪电,雨即将登场。听,密集的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玻璃窗上,似奏鸣曲。窗外风雨交加,而我坐下,就灯,朗读品味着《海燕之歌》:“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笔下的海燕是暴风雨中高傲的黑色的精灵,深深地吸引着我。

瞧!恶浪腾空,狂风怒吼,雷电交加。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海鸥呻吟着,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海鸭早已被轰隆隆的雷声吓坏了,也在呻吟着;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海燕在翻滚的海浪中勇敢地与暴风雨搏斗。它的翅尖已触及汹涌的波浪,它的喊声已穿透那厚重的乌云。它看到了骇人的闪电,也知狂风意图将它撕碎。可这又算什么?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初识高尔基,是在三年级语文课上,画中的他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在沙发上,侧过脸,微笑着配合这位十岁小摄影师的工作,是那么充满慈爱,让我至今还惦念着那个小男孩是否拿了胶卷,完成了照相?我好奇,这样的高尔基如何写出如此充满力量和激情的作品。我越是深入了解他,就越是钦佩他。

高尔基诞生在一个木匠家庭。他很小父亲去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十一岁,他就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这样的经历让他切身体验到下层人民的苦难。在此期间,他发奋读书,开始探求改造社会的真理,并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高尔基不止一次地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监督和放逐,但他依旧始终如一地进行自己的革命和文学活动,出版了《母亲》等小说,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并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写了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后来,他当选为作协主席,成为前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听!风中,勇于献身、不畏强暴的海燕发出热情的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勇敢的海燕的叫喊,更是高尔基一生的写照!如此充满力量,振奋人心,洋溢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唤醒着创造新生活的激情!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一含义深刻而又给人以巨大鼓舞的诗句,曾鼓励着无数为了信念而拼搏的革命先辈们,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们如海燕那般有乐观无畏的革命豪情,有勇猛无畏的战斗雄姿。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一含义深刻而又给人以巨大鼓舞的诗句,也激励着无数为国家富强而作出贡献的建设者,“两弹元勋”邓稼先、“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铁人”王进喜……他们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如海燕般不畏困境,勇往直前。“海燕精神”感染着几代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当代保尔”张海迪……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一含义深刻而又给人以巨大鼓舞的诗句,而今,它也同样感染着我。每当遇到困难,我会勇敢地迎上去,想办法解决。我不愿自己像海鸥、海鸭亦或是企鹅,未见暴风雨,便先逃避,而是希望自己能像海燕那般,勇敢顽强,战胜暴风雨!还记得那次参加大队委员竞选失利,我有过伤心黯然,但想到坚强的海燕,我就不再怯懦,便很快振作起来,积极面对问题,努力学习生活。后来,我被评为了区十佳“美德少年”,站在耀眼的灯光下,接过那沉甸甸的证书与美丽的鲜花,四周响起来了雷鸣般的掌声。此时,我的心是那么骄傲与自豪,一只在暴风雨中与海浪搏斗的海燕浮上心头。是啊,“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在与暴风雨搏斗中,我看到了那灿烂的阳光。

夜已深,我合上书,抬头望窗外,风小了,雨停了。此时,我的心也充实了——那被荡涤过的心灵在书香的浸润中闪光,炫彩,歌唱!

教师点评:

本文表达流畅,语句简练,首尾呼应,徜徉于书海的小作者形象跃然纸上。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小作者独特的选材。她走进了《海燕之歌》,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衬托出了海燕勇敢无畏的品质;她走进了作者,从诗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有感而发,列举了战争年代、新中国建设时期、当代社会具有“海燕精神”的人物,使得文章变得丰满生动。小作者的自身经历则再一次突显了“海燕精神”,贴近生活,给人带来的精神力量和鼓舞。

还狼一个公道,于己一点狼性

四(6)班 方哲轩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表面而忽略了本质。肉眼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只有用心才能洞察一切。 ———题记

误解,蒙蔽了原有的美好

从未真正见过狼,却从《小红帽》、《狼来了》等童话故事中听说过它。上学后,狼的形象再一次被贬低,成语词典上记载的相关狼的成语,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等等,都在痛斥狼是狡猾、贪婪、残忍的化身。于是年幼的我便在它们的影响下,理所当然地认为狼是这个世界上最坏的动物,它的存在也只是为了衬托虎豹的勇猛,就像一部电影,它永远只能做反面角色。

暑假,妈妈常坐在窗边捧着《狼图腾》爱不释手。我忍不住好奇,这样描写一本狼的书籍为何会如此吸引一向向往美好的她,妈妈却笑了笑,意味深长地告诉我:“狼身上有着狼性和血性,肉眼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只有用心才能洞察一切。”当时的这番话让我半信半疑。刚一看到这本书,吸引我的是它别具一格的封面。一双深邃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前方,多么冷漠,严肃得让我不由打了个寒战;它们站在悬崖峭壁边,银色的毛发夹杂着黑色,月光下好像盖上了一层迷雾,使人想进入这一片黑的世界。

盛夏的午后,我翻开了这部妈妈眼中悲伤的书籍,一系列深刻悠远的故事,淡淡的忧愁,入心的领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散发出缕缕幽香……

顿悟,颠覆了最初的成见

《狼图腾》中,几十个紧张离奇的故事,将我带入一个狼的世界,似乎真的与这些狼共同生活在一起。

在皎洁的月光下,在内蒙广袤的大草原上,曾生活着狼,它们在这儿自由地奔驰、与人类斗智斗勇。然而,一群见识短浅的人竟然闯进这个属于狼的世界,进行了一次残酷的杀戮,多么惨无人道!在那个寒冷的冬夜,陈阵听到了狼微弱的呼声,在那一夜,陈阵彻底失去了陪伴了他一年多的小狼。看着飞舞在空中的羊皮筒子,他仿佛看见了一匹勇敢、智慧、顽强、忍耐的狼。陈阵相信自己见到了内心的狼图腾!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所有的欢笑、激动、悲怆、愤怒和心酸交织在一起,是我对这本书最完整的诠释。直到读完,我才真正发现,自己从小到大对狼的认识是多么浅薄可笑。狼才是守护草原的精灵,他们有竞争,有血性,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震撼!

深入,震撼着可悲的灵魂

书中的狼是睿智的。她们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堵截,组织严密,当蒙古人用烟熏母狼出来时,母狼却聪明地挖掘了另一个出口,在危险的时刻捡回了一条命。为了不使狼群暴露,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这绝非聪明,而是智慧。

书中的狼是团结的。它们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挡。即使是它们四面楚歌,它们依然镇定自若,阵形不乱。

书中的狼是勇敢的。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与群狗的争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继,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条也毫不畏惧,在那片草原上它们是实实在在的王者,谁与争风?

从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上,从狼无所畏惧的铮铮铁骨中,我仿佛看到了游牧民族的灵魂,看到了那群骁勇善战的勇士,我又仿佛感受到了强大的民族力量,深深明白了当年区区几万蒙古铁骑竟能策马扬鞭,入主中原,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统治的封建王朝,并横扫欧亚大陆的原因。因为那是一个流淌着狼一般血性的民族,他们懂狼、敬狼,从狼那里学来了智慧,勇敢和团结。

审视,警醒了沉睡的心灵

耳畔又回响起妈妈曾经说过的话“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表面而忽略了本质。肉眼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只有用心才能洞察一切。”狼在捕食时表现的确极为残忍,但它只在饥饿时才捕食,只有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去攻击牲畜和人,这比饱暖思欲,贪得无厌的人不知高尚多少倍。狼天性怕光、怕火、怕人,却惟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它们用行动令我深深折服:在困难面前,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拨云见日,获得一线生机。这种精神不正是勇于进取的精神吗?

勇敢是处于逆境时的光芒,人也何尝不是这样?随着物质条件的越来越好,人们习惯了安稳无忧的生活,渐渐地,人像羊一样弱不禁风。反思自己,是不是我们的身上,也充斥了太多的羊的懦弱,而少了狼那股狠劲与坚持?

课堂上,我像很多平庸的羊同学一样,怀着怕犯错,怕被嘲笑的心,把手藏起来,把高贵的头低下。

相处中,在与别人产生分歧时,我总是在“怕”着什么,否定自己的正确见解。又有多少次,面对与同学竞争的机会,我畏首畏尾,将机会拱手让人?

学习上,我贪恋一时的舒适和快乐,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不够聪明,而懒于钻研,止于刻苦,在困难面前停滞不前。

不,不能再这样下去。《狼图腾》警示着我,狼固有弱点,但人也应看到狼性的本质,勇敢无畏,奋发进取,我们人类也需要有一些狼性,人生好像一次闯关冒险,每一关都是对自身的挑战,只有战胜难关才能迎来成功!

深夜,微风扰动,我若有所思地合上了这本书。耳畔似乎又传来悲切的狼嚎,脑海里始终浮现白狼王立在山头对圆月嚎叫的景象。它扭过了头,夜幕之中,两只绿莹莹的眼睛掷出钢锥般的目光,直扎人心。抬头仰望,窗外,天狼星正闪着微光……

老师的话:

小作者从狼的形象说起,受童话、成语等的影响,对狼产生误解。而随着阅读《狼图腾》的逐步深入,不仅颠覆了最初的成见,还被狼身上的睿智、团结、勇敢等品质所深深震撼。情不自禁地反观自己,深刻反思自身缺乏勇于进取的精神。这也是本文的亮点,在书中读到一个真实的自我。当书合上的那一刻,追求卓越、积极进取的念头在小作者的心里滋生,便是本文的意义所在。将念头转变成行动,将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书香四溢总关情

六(5)班 李涵钰

书是一叶扁舟,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书是一架马车,带你畅游博大的历史;书是一双翅膀,带你领略万千的世界。没错,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书,书香漫人生,本本总关情。

醇香

我喜欢,披着薄雾,端起一杯香茗,轻轻翻开尘封已久的美书,品着茶香,嗅着书香,体会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阳光温柔又钝重地落下,透过皮肤一丝丝地进入血液,我的心暖暖的,因为我知道,好书,是用来享受的。我的轮廓被它勾成金色,混着这慵懒的时光,酿成记忆。

嗅香

不知从何时起,你,无处不在的你,就悄悄溜进了我小巧的鼻子——哦,真香!

你,是从哪儿来?我四处寻找你,急得两眼汪汪,鼻音响响。嘿,你在这儿!随着目光放远,你就躲在那本小书中,调皮地眨了眨。从此,我迷恋上了你,也迷恋上了你的家——书。

现在的我,还是像个没断奶的孩童,痴迷地把你从“家中”拉出,贪婪地吮吸着。哦,还是很香!当我正在喝着知识的甘露时,那醉人的你何时又萦绕在我的身边,一切困惑,一切疲劳,都随之而去……

品香

再次请出你,你依然“姿色未减当年美”。而我,却长大了,不再只为了一时娱乐而糟蹋你。我,要享受你,要品味你。现在我认为,你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你,你就更加美丽。哦,那是一种墨香!我轻轻翻开你的家,一次又一次品味那来自书籍的馈赠——迷人的你。你越来越成熟,丰满的知识都溢出我的眼睛。你存在于每一本书中:《神秘岛》,他使我知道了应学会合作;《秘密花园》,它使我知道了孩童的世界充满无限可能;《鲁滨逊漂流记》,它使我知道了在孤岛上生存的许多秘诀……说你迷人,并不是你有多么的甘甜,甜蜜,温暖,而是因为你蕴含了书中的智慧!

写香

渐渐地,我也不再满足于闻香,品香了,我要开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香!当墨笔第一次轻轻触动一张空白的纸时,便划出了我人生的起点;当橡皮第一次沉重地擦拭那张洁白的纸上的的污点时,便擦亮了人生另一盏启明灯;当七色笔刻苦铭心地绘制一幅风雨后彩虹高挂的风景图时,便画出了人生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不停地想,不停地写,一篇又一篇唯美的文章诞生了!它们也继续伴着你,为你增添活力。哦,我可爱的你,请问我的小诗美味吗?咔嚓,咔嚓……

谢谢你,香

谢谢你,我迷人的香。在那天真的岁月里,因为我遇见了你,所以我多了一份快乐;在那懵懂的时光里,因为我遇见了你,所以我少了一份生疏;在那青涩的甜蜜青春记忆里,因为我遇见了你,所以我多了一腔热血;因为遇见了你,我的生命之旅就此不同;因为遇见了你,来自智慧大门的光芒照向了我!谢谢你,我那天天甜甜微笑的,醇香……

教师点评:

在你的笔下,书犹如花一般幽香四溢。本文中,你沿着香的轨迹,与阅读不期而遇,嗅香,品香,直到自己也能散发出这迷人的香气,洁净纯美的文字抒写着内心对阅读的痴迷。这是独属于你的阅读之旅,更是一场精神盛宴。希望这样美好的感觉能一直伴你左右,不忘初心,书写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动。

分别

——读《草房子》有感

五(3)班 裘开瑞

“这不是分别,是诀别,是分别里头一种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告别。”曹文轩的父亲在1997年年末永远地离开了他,而他在历经这场诀别之后,提笔在《草房子》写下了年少时与父亲共度的时光。

在这段时光里,桑桑与他的父亲桑乔曾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告别——桑桑的脖子上长了一个肿块,桑乔将他背去了好多地方看病,却无人能医。那位平素严厉的小学校长在面对邱二妈的关切时终于泪流满面,而年少调皮捣蛋的曹文轩也第一次体会到了分别的苦味。那一次别离不是真实的,因为他们最后没有分开,但在多年以后,他们阴阳相隔,经历了真正的死别。

“大自然在告别中完成它的季节轮替, 人类社会亦复如是”。而我作为一名小学生,虽未经历过很多,却也体会过一些生活中的别离。清晨的我告别父亲母亲,傍晚的我告别老师同学,深夜我告别天空中的点点繁星……我在这样的告别中一点点成长,成为一个更坚强的人,然后去经历更刻骨铭心的告别。

毕业之后,我将告别如今的同学,走向一所全新的学校,结识新的朋友,努力成就自己的未来;成年之后,我将告别父母,走向另一座陌生的城市,开启一段新的征程;当我也走向暮年,还有更多的死别在等着我,我将失去自己的一位又一位至亲,直到最后,我也告别这个世界……

分别是无法避免的, 当时钟走到某一个点时,它必然发生;分别是猝不及防的,你永远也想不到它会在哪个拐角等你。分别是人类社会的常态,我无法改变,我所能做的只有珍惜。珍惜清晨的鸟语,珍惜傍晚的夕阳,珍惜深夜的月亮,珍惜与他人相处的每一个点滴。如此才能在分别来临之时,不觉得时间流逝得太快,不觉得后悔,还能回忆起当时相处时的点点温馨。

分别不是洪水猛兽,不必在提起之时泪流满面,它意味着独立,意味着成长,意味着有机会再见的话,我们都将成长为更优秀的人。所以比起珍惜相处,我们更应该珍惜分别。

因为我们用分别写下的,是一纸更美好的开场白。

教师点评:

用心方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在小作者的笔下,草房子是心灵的房子,一座充满温情和阳光的房子。从作品出发,联系到生活实际,真正理解了“分别”的深刻含义。分别意味着独立和成长,比起分别,我们更应该珍惜相处。这也是本文的亮点。用分别写下一纸更美好的开场白,相信珍惜把握现在,会是今后小作者的努力方向。

坚定的圣人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五(6)班 周佳谕

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

王阳明的一生,十分坎坷,如同一叶扁舟起伏不定。在他的一生中,上过战场,办过书院,可谓是一个文武奇才了。尤其是他的一个学说传至今日还无半点消退之势,那就是知行合一的心学。

何为知?知就是自身的良知,知识。何为行?行就是付出的行动与自身的经验,而知行合一就是指如果要明白一个道理就要去实验,边实验,边总结,最终得出结论。早在宋朝,朱熹已经得出了先知后行的道理,而同一时期的陆九渊却保持着相反的态度,认为先行后知,主张先实践,才能明理。

先知后行,先行后知,知行合一,这三种方法到底哪一种利于我们学习,工作呢?

海燕之歌

记得去年的学校开展栽培凤仙花活比赛,我记得老师曾经告诉我们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于是,我把花盆放到光线最好的阳台上,那两棵风仙花长得郁郁葱葱,一眼望去,阳台上充满了绿色。而今年暑期作业中,有一项种子萌芽是否需要光的实验,我想:如果一株小苗需要阳光,那么种子在土壤中时一定也需要充足的阳光。于是,我找了两个花盆分别播下了种子,浇了些水,将其中一个花盆用黑塑料袋蒙上,放置在阳台。我隔一天就会去看下,过了五天,我发现两个花盆里的种子都发芽了。从而让我明白,种子的萌发并不需要阳光。原来,许多知识又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可以进一步充实知识,因此学习就在于一边实践,一边总结,做到知行合一,最终得出更正确的结论。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被广为流传,他的为人也非常令人敬佩。从儿时起,他就立志当个圣人,父亲觉得他不知天高地厚,而王阳明的一句名言却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船,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晚年的他,廉政爱民,而且坚持自己的心学,就算被贬至贵州之时,也不忘办书院,给弟子讲学,他这种坚定的信信念,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众多学生,哪怕是他去世后,心学被立为“伪学”王阳明的学生也冒着被治罪的危险四处传讲心学,是王阳明与学生们的不懈努力,才使心学流传至今。

在王阳明的身上,我看到的不仅是他的立志,爱民,更是他不顾他人反对,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心学的崇高品质。

教师点评:

小作者在细细读《知行合一王阳明》之后有感而发。通过“先知后行”,“ 先行后知”,“ 知行合一”三种观点的对比,阐明了小作者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观点的赞同。在这基础上又联系自己种凤仙花的生活经历,进一步论述的“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又用简练的文字评论了王阳明的为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这位圣人的崇敬之情。小作者在不断地阅读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在今后的阅读中必将有更多自己的沉思生成。

一室书香

六(2)班 周夕汐

当一缕墨香飘散,夏夜寂静,我缓缓走进书房。

书香,淡雅似一枝红梅,那幽香盘在书房里,那熟悉的味道,洇染开我对成长的回忆。

听妈妈说过,在我年幼时,外婆就给我念一首又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谣,“小螃蟹,爬呀爬……”而我总能默记成诵。到后来,我开始识字,稚嫩的小手翻动着绘本,乐此不疲,似乎这些小故事总能使我幼小的心灵荡起一层层涟漪……

当一些书页被翻开,夏夜寂静,我仿佛闻见了一丝书香。

小学一二年级时,每每当我写完作业,总要走到书架前,好奇天真的眼光扫过一本本薄薄的书,那些好看的封面,精致的插图总能让我的目光在上面停留许久,思忖着是否要选这一本读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容易选定了一本,家里就会响起清脆的童音,有时动情,有时哽咽,有时甚至忍不住大笑起来……

当那些白纸黑字被找到,夏夜寂静,我似乎看见了时光的痕迹。

时光荏苒,我转眼间升入了小学高段。功课繁忙起来,时间也越来越宝贵,但我依旧习惯于每天读一会儿书。目光之所及处,我的心之所动处,都在书中留下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

在这些我走过的印迹里,我欢笑过,哭泣过,快乐过,忧愁过,失望过,迷惘过,徘徊过,也着急过。望向书架,忍不住想起《红岩》令我泪水涟涟,《冬牧场》令我领略了冬之美,《红楼梦》又让我置身于那些儿女情长的岁月里……在阅读里,我们编织着希望与绝望交织的密网,却又自愿踏入这迷宫,痛并快乐着,我们为此激情澎湃并流连忘返……再抬头,那些书陪伴着我度过了风雪,陪我一起见证了阳光;又回首,不禁忆起了那一回,父母出差晚归,而我禁不起那些红黄蓝绿的诱惑,从书架上抽出了一本心头所爱——《儒林外史》,重温了那些为功名而痴癫的故事。黑白的插图,精致的文字把我又带回了那段日子,那些年……就连门锁的转动声也未传入我耳,直到妈妈一声惊呼:“你怎么还没睡!”才把我拉回了现实。于是那晚,这本书一直放在我的枕下陪我入睡,心潮起伏,一件件事从我心中流过,像放电影般真实。诧异于书中那些啼笑皆非的官场轶事,又感慨于现实生活里竟也在不断重复着。从那以后,书房中的缕缕书香似乎还多了一种别样的味道……

窗外开始下雨了,打在窗上,也打在我的心上。雷声隆隆,夏夜已不再寂静,滴滴嗒嗒,车辆鸣笛不止。这雨似乎搅扰了匆匆归途人的心情。而于我,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愿以安然娴静的姿态,再抽出一本书,抽出一段久远的爱恨情长,亦或是一缕交织着哀怨与欢愉的书香,享受着被它环抱所带来的安全感……

书香阵阵,清纯满室,绵绵不绝地氤氲着,蔓延着,倾动了一代青春和其待放飞的梦想……

教师点评:

最是书香能致远。一个夏夜,小作者被那最熟悉的书香所吸引,坐于书房中,洇染开自己与书共成长的回忆。从牙牙学语到逐渐成熟,书带来了乐趣,带来了智慧,更让她深刻。夏夜由宁静变得喧闹,却丝毫没有打扰她与书的缱绻。全文意境悠远,辞藻华美。结尾之笔,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当然,小作者在表述时若能再加入自己由书所得,更为深刻的思考,会使文章更加精彩!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