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安于(董安宁)


董安于

董安于

董安于

董安于

董安于

董安于

编者按

处心积虑

◎ 郑汴楼市出品人 陶朱公

战国龙门阵(连载):第一季三家分晋

赵家的故事(4)

01

上回和您说到,范氏和中行氏因自视过高,一路昏头昏脑地与地斗、与天斗。其余4家“常委”,他们各怀鬼胎的一联手,就把范家和中行家赶出了晋国。

好了,赵简子得救了。那么,老赵家是不是从些就风平浪静了呢?当然不是。更狗血的事情,正在赶来!

事实上,智跞一开始跟晋定公聊天时,就为老赵家也定了性的。他不是早就对晋定公说过吗?赵氏、范氏、中行氏,他们统统都是这一次内乱的“始祸者”。

董安于

现在,范氏和中行氏被赶走了、逃跑了。该轮到赵氏出来表示表示吧?事实上,作为智家掌门人的智跞,他不太把赵简子当回事。可是,他一直以来都挺忌惮董安于。所以,他这回的真正目标,是要弄死董安于

因为他知道,董安于这个人智商很高,情商也高,还心细如发。有他帮着赵简子,自己就不容易混到晋国“实际控制人”的位置上去。即使勉强坐上去了,也会食不甘味、卧不安席。

所以,一定把董安于这个家伙给搞掉。只有搞死了老董,智跞才有可能坐晋国的“庄”,做晋国的“操盘手”。

02

于是他对赵简子说,咳!哥们儿,咱们老大定公说了:挑起内乱的人,必须死。这一次,固然是范氏、中行氏叛乱。但是,也是董安于私调军队,想对范氏和中行氏下手,才闹起来的。

现在,范氏和中行氏已经有了报应。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做?您自己看着办吧。言外之意就是:赵简子啊,你要识相点哟!

董安于

赵简子明白,这个智跞是个老于世故的人。智跞来这么一手,并不是想要他赵简子的命。他只是不想在人间,再看见董安于罢了。

董安于出身史官世家,先祖是被孔子敬称为“古之良史”的董狐。这个董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太史,世称“史狐”。

董狐为史官,不畏强权,坚持原则。在赵盾族弟赵穿弑晋灵公后,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留下“董狐直笔”的典故。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开创了我国“史学直笔”的首个范例。

作为赵简子的首席谋臣,董安于对赵氏真是功不可没。多年以来,他为赵氏了很多的好主意。他不仅是超群的战略家和政治家,还是晋阳城的创始者。

董安于

金城汤池般晋阳城,证明董安于还是一个一个出色的品质开发商,一个手持“金钥匙”的物业管者。像永威上和院、普罗理想国、正商上境系、正弘臻这些项目,应该是董安于肯定的。

他不但是赵简子的第一谋臣,在日常生活当中,他简直就是赵简子保姆。他胆大心细,做事精细。既有宏观纵横视野,也有微观操作能力,实乃赵简子居家、旅行、平天下之必备良臣国士。

03

董安于有多牛呢?陶公这儿有个故事,讲给您听听。

话说有一天,赵简子带着大部队,从晋阳城前往邯郸。走着走着,忽然左右不见董安于了,于是赵简子立刻下令停车。

专车司机问:为什么要停下来呢?

赵简子说:董安于掉队了,我得等等他。

司机说:您的一举一动,都是三军大事。怎么能因为董安于一个人,就停下来呢?

董安于

赵简子一听,心想:这老司机说的也对啊。于是,他下令继续前进。可是没走多久,他又下令停下来。

司机想再次上来劝谏,却看见董安于已经赶上来了。于是,赵简子拉着董安于的小手手,两个人边走边谈。

正说着话呢,赵简子突然惊叫:哎呀,糟糕啦!我忘了把秦晋两国交界的路口给堵上了。我们都去了邯郸城,如果秦国人趁虚而入,那我们岂不是都得死翘翘?

董安于不紧不慢地说:主公放心!这正是我落后的原因。

过了一会儿,赵简子又说:呀呀个呸!我忘了让人把府中的珍宝给带上了。

董安于还是不紧不慢地说:主公,请放心!这也是我行军落后的原因。

过了一会儿,赵简子又说:奶奶个熊!早上走的急,我居然忘了去向行人辞别!

董安于依然不紧不慢的说:主公放心!这也是我行军落后的原因。

赵简子听后,大喜过望。对董安于说:寡人爱死你了,亲!

董安于

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很特别的“病人”。一个是急性子的代表,叫西门庆。啊!不对不对,口误!叫“西门豹”。一个是慢性子的代表,就是这个董安于。他们二人都是牛人、能人,还是自知之人。所以,他们一生都在努力改掉自己的缺点。

西门豹为了改掉狂燥病,就经常佩带熟皮,提醒自个儿放缓些、再放缓些。董安于为了改掉拖延症,就经常佩着紧绷的弦,以提醒自个儿紧张些、再紧张些。于是,他们二人经《韩非子》这一著作,贡献了两个成语:佩韦自缓和佩弦自急。

04

对了,赵简子说他忘了给行人告别。其中的“行人”,是一种官职,分大行人和小行人。这个官职,从周朝就有,明朝设有“行人司”,直到清朝才作废。行人,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

董安于曾经担任过赵家的封地上地的郡守。赴任途中要经过一个山区,他看见一条深沟,两岸陡峭,险峻无比。他找来当地人问:这深沟沟,有人下去过吗?当地人都说:没有。董又问:有牛马鸡犬下去过吗?当地人都说:没有。为什么老乡话这么少呢?因为谁掉进深渊,谁就得死,说再多都是废话啊。

董安于

董安于说:我知道该怎样治理上地了。如果我的执法如山,谁犯了法,就像掉进这山沟沟里必死无疑,就再也没人敢犯法了。如此,上地怎么可能治理不好呢?

正是董安于有大才,对赵家又忠心耿耿。这让智跞铁了心,无论如何也要玩死董安于。只有斩草除根搞死了董安于,以后再去搞赵简子,才容易得手。

智跞要搞董安于,让赵简子非常的为难。他虽然名义上是晋国的总裁,但刚刚被范氏和中行氏痛扁了一顿,元气还不足。

如今智跞非要栽赃,说自己是“始祸者”。如果他以此为由,再联合其他几卿、并以国家的名义来修理自己,那么自己的下场,就和范氏和中行氏没什么区别。但是,让他亲手杀了董安于,他又做不到。

董安于

可是,面对咄咄逼人的智跞,这件事必须得有个交待。要有交待,就一定得有个人来“背锅”、出来承担这个责任。

05

就在赵简子左右为难的时刻,董安于站了出来,再一次解决了赵氏的危机。董安于坦然地说:如果我的死,能保全赵氏、换来晋国的安宁、让社会和谐的话,我又何必小气呢?说完这话的当天,董安于就挥剑自杀了。

董安于

政治斗争,总是这样无情,又是这样的无奈。就是这样一个深谋远虑的贤士,却暴尸于自己精心建造、全力守护的晋阳城中。董安于悲壮地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而陶公常叹:人生难得一只鸡!

赵简子忍着悲痛,把董安于的尸体抛弃在菜市口。当场示众后,通报了智氏。董安于一死,智氏对赵氏的斗争,也就烟消云散了。

董安于的死,让赵简子非常的内疚。后来,他把董安于的灵位供奉在赵氏宗庙朝里,享受后人的祭祀。

从此,在赵氏的宗庙里,供奉有两位外姓人。一个是智勇忠信的董安于,另一个就是当年拯救赵氏孤儿的程婴。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