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风雨哈佛路电影观后感)


当整个生活被漫无边际的黑暗笼罩,但仍不失追求光明的信仰。只要有一点微光,就能成为一座灯塔,引导方向。《风雨哈佛路》中的主人公利兹就是这样一个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人,经历过黑暗、彷徨、绝望,凭借内心的爱与希望,最后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假如这样一个真实的人站在我们面前,我们会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她,也许已不能用简单的词汇来描述这样一个强大的心灵。深入挖掘,才更加深刻体会其中的意义。

毫无疑问,利兹拥有强大的力量,这来源于她的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主要从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来分析。利兹从父母那里接受到的基因也许不突出,但从她的自学能力来看,其智商应至少在中上水平。根据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即孟子的“性善论”,利兹可以被认为是天性本善,因此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长大也能出淤泥而不染。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观来看,利兹的本我,自我,超我多数时候处于平衡状态。童年时期没有得到基本生理需求以及爱与安全感的满足,但仍然保持对父母的深爱,支配着她去竭力争取家庭的完整幸福。她拥有强烈的生本能,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还是在竭尽全力活下去,争取更好的活下去。相反,她的同伴却更多的显现出死本能,对生活失去信心,纵容自己堕落下去。但平衡是相对的,冲突不可避免,利兹内心总是充满了深深的忧郁,现实焦虑挥之不去,正如她所说的一样,她从来就没有任何安全感。这时候,自我防御机制便起作用了。当得知妈妈得了艾滋病后,否认终有一天她会离开人世,一直相信她会好起来,会回家,然后一家人幸福地生活,来回避使自己痛苦的现实,并一直为父母的行为以及自己不去上学的解释进行合理化,由此得到安慰。后来,通过学习来发泄力比多,减缓了母亲去世以及混乱生活所带来的痛苦,弗洛伊德称之为升华。影片中没有涉及到有关利兹人格停滞与倒退的方面,但早期阶段,她无论是本能还是安全感都没有得到满足,可能也会存在人格在某些方面停滞。其同伴就表现出口腔性特征,离不开“吮吸”,索取的本质,靠乞讨,依赖他人的帮助过活,是退缩、悲观的。

从新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来看,似乎更能够揭示利兹的人格特征。阿德勒提出人普遍存在自卑感,利兹从小缺乏正常的生活秩序,缺少父母的照顾,家里一切都很混乱,也不能使自己的身体保持清洁。在学校她总是被所有人唾弃、嘲笑,这使她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甚至不愿意去上学。直到后来,遇到了同她遭遇相似的同伴,找到了归属感,这种自卑感才有所减弱。后来,由于辍学带来的无知又她产生了自卑,“一个十六岁的人只有八年级的水平,你会顺着一个下降的螺旋到一个更糟的地方。你断了每一条路,拒绝了每次机会,你令所有曾经信任你的人都失望了”。然而这种强烈的自卑感却成为了她的人格动力,推动她去努力克服,去追求优越。优越情结从来都离利兹很遥远,她总是充满着爱,其根源于她对父母的爱,这份爱又来源于早期记忆。

早期记忆总是影响着人格的发展,利兹的早期记忆令我印象深刻。在影片的开头,利兹独白“我爱我的妈妈,十分爱。她是个瘾君子,是的。而且是个酒鬼,常常不醒人事,患有精神分裂症。可是我从没忘记过她。她是爱我的,就算她已经忘却。自始至终,自始至终”。若是换成我们,也许这份爱会大打折扣。是什么让她如此的爱妈妈,早起记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她在旁白中说,“我记得和妈妈从山坡上滑下的情景,那是冬天,可她抱着我的手很暖。那时我很小,她很健康。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也许这种情景只发生过一次,也许她背离过我一千次,这并不重要。”正是利兹在幼年时期领略到的这种母爱,发展出她对妈妈的牢固的爱,发展出对家的爱和比较完整的人格。对于父亲,利兹同样的爱着他。这种较稳固、良好的客体关系由此建立,进而内化成较稳定、健全的自我。

其中,创造性自我又影响着人的活动程度,即个人活动的范围和形式。阿德勒认为人不是遗传作用和环境影响的消极接受者,人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可以创造性的选择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存在价值,主张人有自主选择其生活目的及生活意义的自由。“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得做出选择,我可以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对生活低头,也可以迫使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利兹躺在母亲的棺木上,决心要过上更好的生活。“我真的很聪明,我会成功的,我只是需要机遇罢了。是这样的,我需要机会脱离我出生的环境,我周围的人全都充斥了怨气,他们活着只是为了生存,但是我相信有比那更好的地方,那里更发达,我要活在那种地方,就是这样。”与其同伴的自我放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能逃离生活,但我们可以选择怎样生活。

同样,在利兹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过迷茫与彷徨,即青年期的自我同一性混乱。自从家庭破裂后,利兹一直无处立足。不管是在收容所中,还是与同伴的流浪岁月中,利兹都在问自己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该怎么做。当她站在楼顶俯瞰这座城市时,感到的是孤独和无助。当她去哈佛参观,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和不一样的人群时,她说:“为什么不能是我这种人,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是因为他们的出生?我尽力拼搏,不让自己沦落到社会底层,如果、如果我更加努力呢?”利兹从学习中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属于学校。自我同一性由此获得。

利兹的成长总是伴随着焦虑,我们能够看到她似乎有情境性神经症的表现,特定的困难情境中出现焦虑,这是一种显在焦虑,而不存在基本焦虑。霍妮的理论中提到,当亲子关系出现问题,如父母不能给予儿童真正的爱,就会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她将这类父母行为称之为基本罪恶,过多的基本罪恶会使儿童对父母产生敌意,即基本敌意,导致基本焦虑,继而发展成为人格性神经症。利兹虽然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爱与安全感的满足,但由于早期记忆使她未对父母产生敌意,使得其人格能够正常发展。但使她产生了孤独感,其自发性又使她崇尚积极自由,得到了充分的个性化。她接受自己的过去,包容它。利兹在最后的演讲中说到:“我为什么要觉得可怜,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谢它,它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往前走。我没有退路,我只能不停的努力向前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利兹积极应对焦虑,她说:“我觉得有些人只对生活的艰难灰心丧气,因而把时光都挥霍在灰心丧气里。还把这称之为恼怒,谢绝用全面的目光去看到这种窘境。”首先她采取了积极认知策略,用积极、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其次不得不提到的是利兹的积极行动力,在饥饿时寻找东西填饱肚子;没有上过几天课,却从垃圾堆中捡来的百科全书中获取知识;流浪时,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积极争取一切改变的机会。“没有人可以和生活讨价还价,所以只要活着就必定要努力”。利兹把时间都花在不停的行动上,这值得我们当代人反省。我们是否有时只是空想,只是焦虑,忽略了行动,而错失了太多成长的机会。

另外,不得不提到的是社会的支持,“社会支持系统”,即“社会关系网”,指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得到的、来自他人的物资和精神上的赞助和声援。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首先美国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了利兹的受教育权,即使社会工作者们对待利兹的态度显然是很冷酷的,将她与家人分隔开来,但社会仍给利兹提供容身的收容所、学校,她可以凭自己的能力进入高中,申请哈佛奖学金,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除此之外,利兹的高中老师对利兹进行了良好的教化,也使得她获得了成长。他给予利兹学习的机会,在细微之处指导她,支持她。当利兹好奇的观察着哈佛的一切时,他说:“我们是普通人,上哈佛的也是一般人。”鼓励她:“那需要努力,但并非不可能。”这样的社会、环境,使的身心能够更好的发展。

这样的成长经历,使利兹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人格结构,从卡特尔的16种人格特质来看,也许较突出的是以下几种特质。在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敏感性、忧虑性、独立性、自律性上的得分可能会较高,而在恃强性、兴奋性上得分可能会偏低。在四种气质类型中,以我们能看到的外显人格,似乎跟多的显现出抑郁质和粘液质的特征,情感、思想深刻,克制、谨慎、温和、不安全,冷静等。也许是环境作用使得某一些其他类型的人格特征被压抑了,形成了这样的性格。其心理能朝着前行和退行两个方向流动。前行要求把心理能投放到外部活动中,改变自己使适应环境的要求。利兹说:“世界在转动,而你只是一粒尘埃,没有你地球照样在转。世界是不会按照你的意志去改变的,因为别人的意志会比你的更强些。”所以她极力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退行又帮助利兹从环境中聚集和保持能量。这样的潮起潮落,使人的内心世界得到调整和平衡发展。

《风雨哈佛路》

影片中利兹的现实原型是一个叫做Liz Muray的女孩,出生在纽约布朗克斯区的贫民窟。2000年秋季被哈佛大学录取。2003年她为了照料生病的父亲离开哈佛,在离父亲较近的哥伦比亚大学持续学业,学习电影专业。2006年她父亲死于艾滋病。最终她于2008重返哈佛并于2009年6月毕业,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8月她参加哈佛大学暑期学校的研讨生课程,她想攻读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学位,以便能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咨询倡议。

Liz Muray的故事,大大摇动了人们传统观点中的先天决定论与环境决议论。它告知我们,即使生活在一个令人绝望的环境里,即使童年生活四分五裂,流离失所,一个人还是可以有所梦想,有所选择,也因此有所希望。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这样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便见证了人格的伟大力量。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