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塔(莺莺塔)


山西与河南渊源颇深,运城与洛阳更是“沾亲带故、密不可分”。这是笔者近日游山西的深切感受。运城与洛阳亲到何种程度?略举几例即可窥见一斑:关公出生于运城,首级葬于洛阳,两地的关庙都享誉全球;司马光出生于运城,退居并著述于洛阳,最终归葬于运城;王之涣出生于山西,登运城鹳雀楼赋诗而名噪大唐,病逝后葬于洛阳;洛阳和运城都有普救寺,两地都流传有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

1 关公

生于运城,葬于洛阳,两城关庙,皆为大观

全国各地的关帝庙不计其数,但尤以运城市解州镇的关帝庙和洛阳市的关林分量最重、地位最尊。前者是关公的家乡和出生地,后者是关公首级归葬地,二者都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陈末(南北朝)隋初,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解州关帝祖庙、常平关帝家庙、常平关帝祖陵三关文物旅游景区。

莺莺塔

洛阳关林现存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扩建,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关林既是“洛阳古代艺术馆”所在地,也是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公信俗”的遗产地,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其宫殿式建筑严谨壮观之妙全国罕见。

解州关帝庙是山西十大旅游品牌单位、山西省十佳优秀旅游景区。运城国际关公文化节是中国十大人物类节庆活动之一。洛阳关林自1994年起开始举办朝圣大典,每年隆重的国际朝圣大典已成为洛阳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中国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的重要活动之一,2007年4月被省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解州国际关公文化节和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都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华侨寻根问祖的重要活动。

作为一种文化遗存,关公精神具有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复杂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物宝库和载体,是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也是洛阳、运城两地百姓的感情沟通桥梁。

2 司马光

莺莺塔

生于山西,仕于河南,洛阳著述,运城归葬

司马光,祖籍山西运城夏县,出生于信阳光山县,后来为官于河南,退隐、著述于洛阳,最终归葬于山西运城。他使得运城与洛阳又多了一层不解之缘。

位于运城夏县峨嵋岭上的司马温公祠,是司马光及其家族的祖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景区由墓园、祠堂、涑水书院和广场等组成。祠外文化广场有巍然耸立的司马光铜像。据说该铜像底部基阶有四层,象征着司马光一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基座高度为1.9米,象征着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花费了19年时光;人像高度4.9米,象征着司马光一生从政49年;铜像高6.8米,则象征着司马光走过的68载光阴。

司马光在洛期间的故居独乐园,曾是北宋西京文人聚会的清雅之地,他在这里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如今伊滨区诸葛镇的洪恩寺,就是后人为了纪念司马光而修建的。伊滨区还有司马光路和司马小学,都是为了纪念这位先贤。洛龙区开元路办事处龙泰小区C区原来叫王圪垱村,村中700多名司马家族成员都是司马光的后代,司马是该村第一大姓。司马光在洛阳老百姓中留下了良好口碑。

莺莺塔

3 王之涣

名门之后,运城赋诗,卒葬洛阳,鲜为人知

王之涣也是两地缘分的见证人。这位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噪一时,还常与高适、王昌龄等诗酒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登鹳雀楼》《凉州词》等更是家喻户晓,传颂至今。

王之涣出身太原王家,为当时的名门望族。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到了中年,一改前习,虚心求教,专心写诗,终于名声大震。后来,他曾做过冀州衡水县主簿,因遭人诬陷而拂衣去官,在家闲居十五年。晚年任文安县尉,官风清白,口碑颇佳。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55岁便卒于官舍,后葬于洛阳。

莺莺塔

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先后征集到王之涣的堂弟王之咸及王之咸第五子王绾的墓志,该馆有关负责人认为,洛阳曾经出土过王氏家族包括王之涣在内的九方墓志,足以说明王之涣家族的墓地就在洛阳。王之涣的墓志铭中称他“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

如今重修的鹳雀楼,再现了王之涣登楼赋诗时的潇洒浪漫和豪放洒脱,使得此楼成为文人墨客寄情咏怀的理想场所,也使得这里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而洛阳却没有充分利用王之涣的名气和影响力做些事情,甚至好多人不知道王之涣与洛阳的关系,令人遗憾。

4 普救寺

偃师在先,永济在后,待月西厢,应在洛阳

莺莺塔

永济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永清院何以变成普济寺?传说五代时,河东节度使作乱,后汉朝刘知远派郭威去讨伐。郭威围攻蒲州城,久攻不下,百姓苦不堪言。他便问策于永清院高僧,对方让他发善心,城池即可攻克。郭威当即折箭为誓,破城后不杀无辜百姓。次日即破城,满城百姓得救,永清院从此更名为普救寺。到了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西厢记》,将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移到这里,普救寺由此名声大噪。

偃师普救寺早已淹没于历史的烟尘中,原有的寺内殿阁僧舍早已毁没,只剩37米高的13层舍利砖塔(俗称莺莺塔)仍屹立于高岗上。寺中遗留的唐碑和清代的《祖庭碑记》表明,偃师普救寺建于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寺门匾额上“普救寺”三个大字还是东汉和帝亲书。据此可知,这个普救寺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地依据唐代佛教寺院的布局和《西厢记》描述的格局修复了普救寺。

我国古代四大名剧之一的《西厢记》,题材源自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在洛阳创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从《偃师县志》的“明清石桥普救寺平面图”中可以看到,普救寺西南边有莺莺冢,冢前立有莺莺墓碑及王实甫碑,且建有莺莺阁。莺莺冢前的莺莺碑有如此记载:“莺莺字淑齐,东都履道里人,其父是唐代高官崔皑,其母姓王,名媛,字政一。莺莺才貌双绝,死于旅人桥下,享年十七。”民国时期,洛阳邙山还出土了崔皑和王媛夫妇的墓志,所载内容与莺莺碑所记相符。可见唐代洛阳确有莺莺其人,且是高官之女,元稹也应该知道莺莺的故事。

偃师普救寺曾于元代重修,竣工后所竖《西厢房碑记》列有捐资善士的名字,有意思的是,王实甫居然排在第一位。

由此可知,偃师普救寺至少从北魏时便一直以普救寺为名,而永济普救寺原名上清院,五代时期才更名为普救寺。唐代的元稹怎么会知道五代时期的永济普救寺呢?而且《西厢记》中的张生自称西洛人士,如果剧中的张生确有其人,也应该是洛阳人。由此可见,《西厢记》的故事很可能就发生在偃师普救寺,只因王实甫“移花接木”和运城人的巧做文章,才成就了永济普救寺的美名。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