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脉(脉代结心悸动方剂)


缓、紧、弦脉

缓脉体状,自晋王叔和以后,均以脉来和缓、一息四至论形。其实缓脉不应单以脉之次数为主,应结合宽舒论状。

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歧伯于五脏病变中,以缓急两脉并提;张介宾本此经义,释缓为纵缓,指脉管宽纵而言;李士材亦根据《内经》之旨,结合后世一息四至习用,谓缓脉应以“宽舒和缓”四字定义,与紧脉正为相反。

此外,仲景《伤寒论》中,首列中风伤寒两证,一主脉缓,一主脉紧,相提并论。

其意不外一以风为阳邪,必症见发热汗出恶风等象。唯其发热,则脉管遇热则宽纵;唯其恶风,则风邪尚未化热,故脉来尚不急速,一息四至而来缓,此缓脉为宽舒和缓而主风之理。

一以寒为阴邪,寒伤于表,则必恶寒而不汗出,脉见阴阳俱紧。唯其寒伤于表,皮毛闭塞而不汗出,则气血尚未涣散,故脉收敛而不缓纵;唯其寒为阴邪,寒伤于表,表阳遇抑而不外张,故脉遇寒则收缩而为紧,此紧脉之所由来而主伤寒之理。

由此看来,缓紧两脉,仲景相提并出,其意不外缓与紧相对,缓即驰缓,紧即收敛,与《内经》缓急两脉并提,其道理是一致的。

至于缓脉主湿,紧脉主痛,所主虽有不同,其理则一。

盖缓脉宽舒和缓,恰似土性冲和之象,本为正常运行之胃脉,但一旦脾不健运,土为湿困,则脉管因湿气之浸润亦可出现宽纵驰缓之象,则又为脾湿过甚之病脉。

紧脉本属脉道遇寒则收缩而为紧,但若急性疼痛之候,精神紧张,气血高度收敛,则脉管亦可收缩而为紧。

然缓脉主湿,必湿中挟热,则脉形始得因热而纵缓;紧脉主痛,必痛因寒致,寒痛相搏,脉形始紧。否则,湿而兼寒,脉则因寒而收缩;痛因热致,则脉因热而宽纵,缓紧两脉均不得形成,此又法外之法,不可不知。

至于弦脉,端直以长,挺然直下,状如弓弦,为阳中伏阴,气血收敛之象。

多因阴气外闭,阳气抑郁而不畅达;或内伤寒凉,痰饮凝积,阻滞三焦腠理之间,阳气抑郁不伸,故脉管敛束急直,无抑扬鼓荡之势而成。

是以《金匮要略·水气篇》云:“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张路玉云:“凡病脉弦,皆阳中伏阴之象,虚证误用寒凉,两尺必变弦”。这都说明弦脉多由阴气壅遏,阳气被郁不得畅达而然。

然必须知道,弦脉阴气虽盛,但阳气并不虚衰,仅被阴气郁抑,欲行而不能畅行,故脉来虽无抑扬鼓荡之势,尚能挺而弹指,若果阳气亦形虚衰,则脉必微弱而不见弦。

故弦在五脏主肝之病,以肝乃将军之官,风木所主,性喜条达,病则肝气抑郁而不畅,故脉多见弦。唯其阳气并不虚衰,阳中伏阴,则弦而有力,或弦中兼数之脉,又为肝郁火壅之候,舒肝之中,必兼平肝之品。

弦与缓相反,与紧相关,所不同者,弦以挺直为主,两脉皆以气血收敛所致。

一以寒淫所胜,脉管遇寒则收缩而为紧;一以阴气壅遏,阳气被抑而不畅达,脉管敛束急直为弦。前者为阴盛而阳伏,后者为阴盛而阳郁,二者导致之因大体相同,仅阴阳改变程度上之差异。

故仲景在其《金匮要略》中往往以弦紧两脉相提并论,其义不外如此。

10

芤、革脉

《金匮要略》谓男子亡血失精,女子半产漏下,则脉见芤革;明李士材亦谓暴失血者,其脉多芤。

据此,芤革两脉多属阴血亏损之候。

因为脉管内是阴血,脉管外是阳气,阴血亏虚,则血虚而充脉者少,故脉见中空而无物,轻虚而外浮;血虚气失所守而不敛,则脉来浮大而松软。

是以芤脉之浮,非邪伤于表,正气外御之浮,乃阴血虚少而阳气外浮之浮,故必浮中而见空;芤脉之大,非火热内壅外逼之大,乃血虚而不守气,气不收敛,故必大中而形松软,此芤脉之所形成而主阴血亏少之理。

革脉体状,与芤脉基本相同,故二者所主病机亦无二致。唯芤脉浮大之中,尚兼虚软之象,此乃证虚脉虚之常候。

若革脉则不然,浮大之中,却兼弦急之象。故古人喻为“如按鼓皮”,乃形容其内虽空虚,外形却紧张弦急,与芤脉之绝类慈葱者不同,为真虚假实,外强中干之逆候。

大凡亡血一症,血虚而气亦弱者,往往温补阳气以补血,病多易治;若血虚而气强者,则补气而气益强,单行补血则阴液难填而病难速愈。今革脉出于阴血大虚之后,脉反浮大弦急,则为血弱气强者可知,虽用峻补亦不为功。

11

促、结、代脉

促、结、代三脉,均以脉来有时休止为其特点,故必首知脉来休止因何而然,然后才能了解三者主病之因。

盖血行脉中,气行脉外,脉之跳动,一息四至而不休者,全赖阳气之播动而然。若一旦寒热之邪壅结于三焦腠理之间,则阳气遏抑而不畅通,血欲行而气不得行,此阳气由于外因遏抑而休止者。

若一旦阳气本身处于衰微之地,无力以播血行;或瘀血积聚,阻滞气血之流畅;或阴血亏虚,阳气无所依附而奔迫暴蹶,则载血者本身失其常度而脉来亦形休止,此阳气因于内因而成者。

然由于休止的具体情况不同,因而所主之病因亦有所异。

以促脉而论,脉来数中时一止,数则为热,热则阳气偏盛,气盛有余便是火,火性飙急,则播动之力加速而脉来以数。

当此之时,若徒热而不壅结,则阳气尚可畅行而无阻,惟其邪热壅结于三焦腠理之间,则阳气遇热则迫急而脉数,遇阻则趋蹶而有时休止,此促脉之所形成而主邪热壅结之理。

然促脉之中,亦应根据新病久病,有力无力分辨。

有力者为实,乃为实邪,邪正分争之后,正气尚未处于衰败之地,故脉来必促而有力,此象多见于外感初病之期。

无力者为虚,促脉之虚,乃阴虚而火炎,阳气躁蹶之候。此象多见于久病之后,如心脏病患者,晚期多显此象,乃阴气虚极,阳气无所依附之表现,法多不治。

至于结脉,乃缓中时一止,此缓乃专指迟缓而言,与促脉正为相反,此乃阴寒之邪凝结于三焦腠理之间,阳气遇寒则搏动之力缓慢而脉缓,阳气遇寒而阻滞,欲行而不能畅行,则脉来缓中时一止,此结脉之所形成而主阴寒凝结之理。

然亦必分有力无力而论,若结而有力,则正尚未处于衰败之地,仅阴寒之邪内结,阻遏而然;若结而无力,则正气已处于衰败之地,亦阴虚而气益虚,气虚而搏动之力失常,故脉来不仅迟缓无力,而且有时停歇不前而呈休止之象。

是以仲景在其《伤寒论》中,以结代两脉并提,并出炙甘草汤主治之法。其意不外取其气血两补,而首重桂枝、生姜、人参之通阳益气,便气行则血行而脉得不结。

代脉体状,历来其说不一。归纳起来不外两种:一种是以脉来休止,止有定数而论。

如《灵枢·根结篇》云: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难经》、《脉经》又重申《内经》之义,复加阐述。

然以临床体验,真正脉来五十、四十、或三至五至一代,不多不少,符合规律者绝少。即《内经》之言,亦不过指其概数而已。其主要精神,不外以代的时间隔得越短则病越重,并非机械十至、五至之定数。

故《根结篇》中接着提出:“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不满二字,即未肯定之意。因此,单以止有定数为代脉论形,殊非结合实际之谈。

一种是以脉来中止,止的时间长短而论,此说宗自仲景。

仲景在《伤寒论·太阳篇》后,曾以结代两脉并提;并将结代两脉体状及其主要病因作了详细描述,其谓:“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据此,则代脉之体状并不单以止有定数而定,而主要是以中止以后的时间长短而言。

故仲景与结脉对比提出,谓结脉有两种情况:一是脉虽中止,但止的时间不长,止而复来;一是看起来脉虽中止,但小数中有还者,即有小数量之血液从脉管中通过,指下反可出现微动之感,临床上心脏病患者多有此象。

至于代脉则不同,其脉来中止之后,经过较长时间不能自还,因而复还,故名曰代。代即代替,指脉来完全停止一次,由第三者来代替之意。

因此,结脉仅脉来壅结,次数不整,正气虽衰,尚未处于败绝之地,虽病犹有可为;

代脉则不止衰结不整,而是根本停歇一次不来,必须第三者代替补偿,此乃脏气处于衰败之地,不能继续之象,得此脉者必难治。

以上两种说法,看起来有所不同,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因为《内经》论代,系以代脉间隔之密度观察病情之浅深;仲景之论代,系分析代脉之具体体状,从而区别代脉之休止,与结脉、促脉之休止不同,并未忽视或否认《内经》论代之旨。

因此,代脉体状既要重视仲景之具体论形,又应结合《内经》观察间隔密度之法,则分析脏气衰败之程度更为细致。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