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渣叶(渣布叶功效与作用)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课题(编号:20142012)作者简介:孙冬梅(1969—)女,硕士,主任中药师,主要从事中药质量评价研究,Tel:(020)83482683,Email:wmxyong@126com布渣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孙冬梅1,2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95;3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摘要目的:本文对椴树科植物布渣叶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析和药理作用进行文献调研整理,为布渣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20年国内外有关布渣叶化学成分、质量分析以及药理作用方面的报道,对其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布渣叶含有多种类型的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黄酮类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在调血脂方面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缺少其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结论:对布渣叶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充分利用广东道地药材资源。关键词布渣叶;化学成分;质量分析;药理作用;综述AdvancesChemical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EffectsMicrocosPaniculataSunDongmei1,2WangMengxiaGuangdongProvinceEngineeringTechnologyResearchInstitut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095,China;GuangdongProvincialKeyLaborator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095,China;GuangzhouUniversity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405,China)AbstractObjective:Toprovidestandardsfurtherstudymicrocospaniculata.Methods:Literaturespublishedchemicalconstituents,qualityanalysispharmacologicaleffectsM.paniculatawereanalyzedreviewed.Results:M.paniculatacontainsmultipletypesmostresearchesfocusedflavonoids,whichhadmultiplebioactivesubstance,especiallyregulatingbloodlipid,othermechanismwereveryfew.Conclusion:FurtherstudiesM.paniculatawouldcontributedevelopingnewdrugsmakinguseresource.KeyWordsMicrocospaniculata;Chemicalconstituents;Qualityanalysis;Pharmacologicaleffects;Review中图分类号:R2841;R28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5.01.039布渣叶为椴树科植物破布叶MicrocospaniculataL的干燥叶,又名布包木、麻布叶、蓑衣子、烂布渣、破布叶、破布树、薢宝叶、山茶叶等,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如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印度、越南等地也有分布,两广地区资源较丰富。

生长在山坡灌丛中、丘陵或平地路旁,均野生,栽培较少具有清热消滞、利湿退黄的功能,用于感冒,中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湿热食滞之脘腹痛,食少泄泻,湿热黄疸“广东凉茶”“王老吉”“甘和茶”“六合茶”“仙草爽凉茶”等多种凉茶类保健食品的主要原料近年来,布渣叶越来越引起药学研究者的重视,相关报道较多,本文对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析和药理作用进行了总结。,通过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布渣叶进行提取,采用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来检测布渣叶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鉴别试验,初步认为布渣叶可能含有黄酮、生物碱、三萜、甾体、挥发油、有机酸等成分。此项实验为后来的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了基础。黄酮类黄酮类是布渣叶中的主要成分,得率约为01%。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自由基、抗肿瘤、抗菌病毒、保肝等活性作用。毕和平等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布渣叶各部位的总黄酮,结果叶片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因此选择布渣叶入药。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布渣叶乙醇提取物,通过柱层析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后,共分得8个单体化合物,经分析鉴定,分别为:1)异牡荆苷、2)牡荆苷、3)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李素3OβD葡萄糖苷、7)异佛来心苷、8)山柰酚3OβD[3,6二(对羟基桂皮酰)]葡萄糖苷,此8个化合物为首次从布渣叶中分离得到。

布渣叶

渣叶中得到了11个黄酮及其苷类成分,且对其中3个黄酮类成分进行了鉴定,分别为: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山柰酚3OΚD葡萄糖苷、山柰酚30βD[3,6二(对羟基桂皮酰)]葡萄糖苷。采用多种方法对布渣叶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光谱学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其中的异鼠李世界中医药2015素、山柰酚以及化合物表儿茶素、山柰酚3OβD(6O反式对羟基桂皮酰)葡萄糖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0]通过柱色谱和HPLC0βD芸香糖苷等8个黄酮类化合物。[11]对13个不同产地布渣叶样品用AI(NONaOH体系比色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结果各地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最高者为广西来宾,5522mg/g;含量最低者为海南儋州,为112mg平均含量为2706mg李坤平等考察了12种大孔树脂对布渣叶总黄酮的富集纯化性能,实验结果显示D101、NKAHPD300型大孔树脂对布渣叶总黄酮成分具有一定的吸附分离作用。李坤平等对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布渣叶总黄酮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经大孔树脂处理后,其指纹图谱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但各峰的浓度有所变大,表明处理过程中主要成分没有损失,而总黄酮部位得到了富集。

布渣叶

天玲等,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以乙醇为提取溶剂,比较了超声波提取和溶剂回流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两种工艺总黄酮得率结果相当。[12]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辅助热回流法提取黄酮类物质,得率为1573%;而单独热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黄酮得率分别为901%、916%、1021%,说明该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3]用沉淀法和TLC法检验布渣叶时,认为该植物含有生物碱。渣叶分离出3种生物碱,但未做具体研究。BandaraKA[14]报道从布渣叶树皮和茎中分离一个哌啶类生物碱。Aguinaldo[15]从菲律宾布渣叶的叶中分离另一个哌啶类生物碱。[16]对布渣叶的 氯仿提取部位采用柱层色谱分离,经不同浓度的丙 酮-石油醚洗脱,共分得4 个生物碱类成分,经鉴 定,分别为布渣叶碱、布渣叶碱、布渣叶碱和 布渣叶碱,其中化合物、和为新化合物。 用不同溶剂萃取布渣叶乙醇提取物,通过柱色谱和HPLC 方法分离纯化,分离 得到了2 个三萜成分,经鉴定分别为无羁萜、阿江 榄仁树葡萄糖苷。 三萜类化合物在布渣叶中的含 量较低。 有研究报道阿江榄仁树葡糖苷II 具有中等 强度的抗自由基致氧化作用 [17] [18]采用柱 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得到了2 单体,鉴定为黑麦草内酯、氢吐叶醇,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单萜类化合物。

[18]采用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 谱等方法,分离得到了豆甾醇和 β谷甾醇,均为首 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挥发油类毕和平等 [1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 取布渣叶的挥发油,其油得率为063%,并鉴定了 其中的15 种成分,大多为脂肪酸和烃类化合物。 [20]对所提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鉴 定了32 个成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 相对含量,主要为长链脂肪酸类、醇类和酮类等化合 该实验为布渣叶挥发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科学基础。 采用柱色谱以及制备性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对布渣叶进行纯化,对分 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异香草酸、对香豆 酸、阿魏酸、脱落酸,此4 种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 中分离得到。 [18]对首次从布渣叶中分离得 到的香草酸、丁香酸、咖啡酸甲酯成分进行了报道。 [13]用理化鉴别检验了酚类、 鞣质、糖类成分;曾聪彦等 通过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布渣叶进行提取,用茚三酮试液检验氨基酸、盐酸- 镁粉试液 +1%氢氧化钠试液检验蒽醌类、Keller Kiliani 反应检验强心苷类,这些反应均为阳性,说明 其含有这些化合物。 [13]用薄层色谱方法鉴 别布渣叶,结果有3 个斑点显生物碱反应,在紫外灯检视下,有一个斑点呈亮蓝色。

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总黄酮类、生物碱类两类成分的方法,斑点清晰,可行性较好。 异牡荆苷和水仙苷为对照品,对16个不同产地来源 的布渣叶进行薄层鉴别分析,从谱图上可以看到对 照品10 个大小不等的荧光斑点。 罗文汇等 [23] 个不同产地的布渣叶进行薄层分析,从图谱上可显现与对照 品一致的斑点。 卢鹏等采用TLC 法对14 批布渣叶 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有13 批药材可显与所用对 照品相同的斑点。 [24-25] 采用高 效液相色谱法对布渣叶中山柰素、槲皮素进行含量 测定,在测定槲皮素含量时,采用甲醇提取的方法来 制备供试品溶液,取得良好效果。 然后分别用水浴 WORLDCHINESE MEDICINE January.2015,Vol.10,No.1 回流提取与超声提取处理样品,结果发现槲皮素总 含量,水浴回流法比超声提取法高近一倍,说明回流 更有利于提取黄酮类成分,分析认为选定水浴回流 提取的方法较好,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评价。 平等[26] 前期研究采用 HPLC 法测定了布渣叶中的 种水解黄酮苷元的含量,但是药材中存在的大多是其碳苷或氧苷 而在酸水解过程中,碳苷一般不发生水解,同时酸浓度、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等因素均直接影响到最终 黄酮苷元的结构与浓度变化 [27] ,所以测定其苷元的 含量未能从本质上反映出药材的质量,因此,李坤平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